回台灣另我印象深刻的兩個新聞
一個是香蕉產量過剩所以農委會低價收購然後拿去餵豬
另一個就是中國製的鞋子將強製徵收傾銷稅
今天想去市場買個香蕉幫助蕉農
台中蕉一斤九塊
我買了68塊
正好看到有一個賣鞋的攤販
老板說他的鞋都是台灣製的
而且製鞋工廠就在附近
我當然有興趣去看看台灣的製鞋工廠
一雙皮鞋沒有任何的品牌
也沒有打上任何的產地的字樣
全牛皮的皮鞋
有內裡
不知名的膠底
手工在我看來蠻差的
但這雙皮鞋只要890所以這樣的工算不錯了
這兩天新聞報導不斷的報導這方面的資料
其中有訪問一個製鞋的老板
他說一雙真皮大陸製的皮鞋成本約抓500塊
加上強制關稅
成本就會提高至800左右
這樣就與台灣製的成品價格不相上下
也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保障鞋業
這樣的分析我真的在傳統市場看到了
一雙台灣製的皮鞋約900塊
一雙大陸製的A廠貨也許可以賣到500~600塊
所以價格差異就跟報導中那位老板說的一樣
不過很現實的這樣的強制稅最後都會回到消費者身上
消費者在這次的稅制上算受害者
台灣一年要消費一億雙鞋
這樣的改革影響層面不算小
其實這些傾銷的鞋背後的老板
可能也還是台灣的投資者
原物料價格沒有調整的空間
指只能在人工上調整
我覺得台灣可以發展精緻的皮鞋工業
一雙英國的TRICKER'S在市場上都有300美金以上的銷售行情
也是在人工貴的嚇人的北漢普頓
這樣的皮鞋還是有消費群的
但必須要最高品質的皮料與手工
我今天問老闆
現在還有皮革底的皮鞋嗎
他說成本太高(這我可以接受)
還有就是退流行了
我聽了就覺得好笑
皮革底不會退流行的
我蠻想問他可不可以幫我訂製一雙手工的皮革底的牛津鞋
後來想想算了
另外我想到一點
就是LAST的研發
特殊的鞋型能夠吸引特定消費族群
而且LAST研發
不但要考慮流行感
也要兼顧人體工學
所以這算是很大的研發成本
我真想跟Edward Green買一對我的尺寸的LAST 202
然後找手工很細緻的台灣師父幫我做專屬的EG台灣版
留言列表